近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研究济宁市采煤塌陷地治理工作汇报,会议确定省政府全面支持济宁市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治理。
会议确定支持济宁市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治理事项,一是省级在安排2019年专项债券额度时,加大对济宁市的倾斜力度,济宁市在省下达额度内发行相关专项债券,结合本地实际,统筹安排“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支持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治理。二是对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适当向济宁市倾斜,省财政分配给济宁市1亿元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资金,如有需要,再适当给予倾斜。三是结合开展第三次国土调查,摸清济宁市采煤塌陷地土地利用现状,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向国家部委汇报沟通,争取核减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对济宁市季节性积水的采煤塌陷区域,认真组织举证,以国土实际现状认定地类。四是支持济宁市借鉴外省市经验做法,积极探索用地政策,统一规划、统筹使用、分步实施,推进产业与生态融合发展。五是支持济宁市申报采煤塌陷地治理试点,在安排生态修复项目、土地整理项目时给予适当倾斜,省有关部门在用地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六是积极争取国家扶持政策,待国家启动第四批重点采煤沉陷区申报工作后,积极支持济宁市任城区、兖州区等进行申报,争取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财政转移支付等相关政策支持。
近年来,济宁市将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治理作为重点工作之一,积极强化对上争取、广泛借鉴外地做法、整合省市县政策资金,全力全速推进以采煤塌陷地治理为主的地质环境修复工作,实现良好开端,赢得省自然资源厅、省能源局、省财政厅和省政府、自然资源部等部门的重视支持。下步,济宁市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按照“治理存量、严控增量、转变观念、规划引领”的思路,统筹推进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工作,全力服务和推进主城区周边集中沉陷区生态治理和修复试点,助推建成“一环八水绕济宁、十二明珠映古城”城市大生态格局,强化分类治理、综合施策,推进现有采煤塌陷地开发利用;构建综合治理长效机制,不断推动健康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保障好塌陷区群众切身利益;健全工作机制,确保综合治理取得实效,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赢”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