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稳评首页 > 地方动态 >

梧州市创新供地方式做好用地保障

  今年以来,梧州市创新供地方式,做好项目用地保障工作,解决项目用地难、落地建设难问题,确保稳增长工作落到实处。

  该市面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期末,剩余可用于城乡发展的城乡规划指标十分紧缺的情况,对全市城乡建设用地规划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创新实行“一盘棋”管理模式,统筹全市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和管制工作,保障规划期末重点项目规划空间,即在全市城乡建设用地新增规模、建设用地总量的规划管控指标限额内,对急需开工建设重点项目存在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缺口的,进行跨县(市、区)调剂安排使用。对全市城乡新增建设用地规划规模实行增存挂钩机制,即城乡建设用地规划增量规模与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规模、农村建设用地减少规模、已批新增用地利用效率等挂钩,建立实施、评价、激励、责任追究等管理机制。对自治区下达该市2019年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3200亩实行核销制度。在下达指标限额内,对具备报批条件的项目按审核通过先后顺序安排用地计划标。避免有计划指标地方没项目,有项目没用地计划指标的现象出现。对项目实行“成熟一个报批一个”,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真正落地。

  对自治区重大项目以及全市保障民生、服务发展等重点工程,在推进项目落地的过程中,该市创新采取并联推进项目落地、临时用地推进项目开工建设的模式,让项目及时开工建设,切实解决自治区统筹项目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问题,有力地保障项目能及时落地建设。

  该市还实行容缺审批机制,通过制定《关于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的创新措施》,对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采取经批复的总平面图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提供容缺审批的创新措施,对调整控规的项目地块只要通过了专家论证,即可办理项目的《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预通知书》,市自然资源局对规划控制指标予以锁定,原则上不再改变。采用此种方式比以往在完全完成调规后开展下一步工作节省120天以上的时间,有力地保证了项目能及时开展各项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