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桐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切实抓好“优空间、保发展、护资源、促集约、严执法、升指数”六篇文章,全力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着力拓宽规划布局优空间。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基础,进一步摸清底数、综合考量、统筹布局,扎实做好县(市)域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期准备工作,注重从空间角度对经济社会发展、城镇空间布局、产业转型升级等进行系统设计,全面优化空间资源配置,高水平谋划桐城市未来发展蓝图。
着力精准保障用地保发展。推动土地资源要素向首位产业集聚、政策措施向首位产业倾斜,对智能制造、包装印刷、家纺服装、机械电子、医药食品等各类技术领先、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用地做到应保尽保。今年以来,用地3785亩,其中,已上报2个单独选址项目用地、城镇批次用地337亩、审批农用地转用征收3448亩。
着力提升生态质量护资源。落实镇(街)、村、组三级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确保划定的全市耕地面积80.46万亩、永久基本农田67.86万亩的保有量。有序开展新增耕地项目和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上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报征收11个批次,今年预计新增耕地约7000亩。2018年至今,5个废弃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治理和复绿,恢复治理面积160亩。其中申请省级补助的2个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已顺利通过省自然资源厅验收,3个废弃宕口通过自然复绿和人工工程进行了生态修复,双港镇横山村废弃采石场已申报2020年省级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
着力提升用地水平促集约。制定出台《关于促进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利用工作实施意见》,加快存量低效和闲置土地处置进度,按照一宗一策、分类处置的原则,已处置结束14宗,面积748.6亩;因涉及债务纠纷导致司法诉讼3宗,面积24.53亩,目前各属地政府正在与司法机关对接;处置批而未供土地面积1668亩,上报认定失效批准土地5宗,面积138亩。加强新增工业用地管理,坚决遏制“两高一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项目用地。今年以来,全市供应各类建设用地108宗,面积113.26公顷,取得土地出让价款75673.20万元。
着力提升依法行政严执法。扎实开展送法进机关、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法律六进”活动。推进“大棚房”问题专项整治,会同市农业农村局对认定的3起典型“大棚房”问题予以立案查处;严肃查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过程中的涉土违法行为,对市“扫黑办”及市公安局移交的31个问题线索,均成立调查组深入调查摸排,目前已全部办结;持续做好信访维稳和日常案件查处,共立案查处违法案件68起,目前已结案40起,退回土地16.60亩,没收建(构)筑物面积3856平方米,罚款40.91万元,移交其他部门处理6起,移送公安机关4起,移送监察、任免机关7起;严格落实动态巡查工作,共开展执法监察动态巡查次数共1210次,其中重点巡查735次,全面巡查475次。
着力营商维系民生升指数。创优“四最”营商环境,扎实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不断完善权责清单、涉企收费清单,坚决取消行政审批无法律依据的前置事项,缩短用地手续审批时限;积极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活动,促进资源和规划各项服务企业的举措落地生根;积极推进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结合乡村振兴和扶贫,组织了10处16户58人搬迁避让;积极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和“大数据平台”建设,“外网申请,内网审核”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协调有关部门开通了银联、支付宝、微信等支付方式,便民利民服务措施进一步优化,得到社会一致好评。截至目前,共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44216项,其中颁发不动产权证书11584本,不动产登记证明13374本,查询查封等业务19258宗。